近几个月来,反对特斯拉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包括特斯拉的质量门、间谍门等事件,其中以河南张姓女子大闹特斯拉郑州专卖店和上海车展特斯拉展位为先导,之后市场、质检部门跟进,各大媒体跟风报道,一时间令特斯拉成为另外一个HM,大有人人喊打的架势。
我相信聪明入马斯克,当然也看得出来背后的端倪。2018年,全球资本都在大量撤离中国,美日欧等很多知名企业都在从中国撤离回归本土,或者到东南亚建厂。
但是,特斯拉偏偏逆向而行,进入中国上海开设工厂。马斯克进入中国时可能看重的是市场,那么他当时是否预料到了今天的结局,这里我们都不清楚。
但是经过张姓女子大闹上海车展以及被举国讨伐这件事之后,我相信聪明如马斯克,当然知道此地不宜久留的道理,收拾包裹避避风头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就像有一个网友建议的那样,他说,马斯克想到了开头,没想到这结尾。快刀斩乱麻,赶紧走吧。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20年前的中国了,当初逆流而上就是错误,现在走就是亡羊补牢尤为未晚。切莫等到泥足深陷不能自拔,那时候就是血本无归。
而现在,特斯拉已经有了撤离的苗头了。我们来看下最近发生的一个事情。
近日,特斯拉已经偿还完了在上海设厂的贷款的新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很多人将这个事情和特斯拉的撤离联系起来。
根据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文件,特斯拉披露称公司已完全偿还与上海超级工厂支出相关的6.14亿美元贷款,合计人民币约40亿美元,相关的贷款合同已经终止。该合同终止后,公司债务和融资租赁表中包含的固定资产授信项下未使用的7.58亿美元将不可再用。
根据特斯拉今年2月提交的文件显示,特斯拉在中国的子公司去年5月曾与一家中国的银行签订了一份额外的营运资金贷款合同,金额高达40亿人民币,主要用于与上海超级工厂生产有关的支出,借款资金的年利率为4%,原本将于今年6月到期。
特斯拉在上海设厂的主要资金来自中国银团的支持,从2019年3月起,特斯拉就多次与国内多家银行达成贷款协议,其中2019年12月,特斯拉公司与中国的银团签订了高达90亿元人民币的担保定期贷款协议,以及高达22.5亿元人民币的无担保循环贷款协定。当时特斯拉表示,公司能在3年内从有担保的定期贷款协议中贷款至多90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设施担保由上海工厂的土地和建筑承担。
而结合最新的提交文件,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还清中所有中国银行团的贷款。而且这次是提前还清。这个信号非常来人寻味。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有无债一身轻的想法,可以来去自由了。马斯克提前还掉在中国银行的信贷,可以理解为特斯拉的现金流很充沛,但我认为释放出的是特斯拉准备要走人的信号,不和你来往了。
我看到有一个网友说,不还债直接走人才对啊,为什么临走还要还债呢?这就是非常中国的思维方式。好歹马斯克也是世界级的大企业家,信誉比什么都重要,还钱也是天经地义。只是现在撤离时的狼狈灰暗,和当初被作为座上宾迎进来的高光时刻显得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当初为了将电动车的产业做起来,同时树立外资看好中国,还在流入中国的假象,高调引进特斯拉。
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被批准,成为上海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2019年1月7日,上海市长参加了马斯克的特斯拉上海工厂奠基仪式。
特斯拉与上海当局从签约到拿地仅用了3个月,从工厂开建到首辆车身本体下线,仅用了8个月。两年内,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产能已达25万辆,并提出今年实现45万辆的目标。这一路基本都是中国政府在大开绿灯,全力配合。
中共为特斯拉提供的好处让其它外国企业望尘莫及,包括税收优惠、低息贷款、允许独资建厂。特斯拉也一直与北京保持着相当不错的关系,甚至被外界视为外资在华运营的典范,CEO马斯克也多次公开称赞中国。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收入达到30.4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9亿美元大幅增长238.1%,占特斯拉一季度营收比例达29.29%。中国市场继续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与美国市场的规模进一步缩小。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全社会掀起反特斯拉的浪潮,总给人有一种下套之后关门打狗的嫌疑。特别是张姓女子一再撒谎,诋毁特斯拉的黑操作,让人质疑。
我国一直禁止外国车企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这让外国公司不得不与中国实体成立对半持股的合资企业,以与中方分享利润、技术和专业知识。这就是外资外企都要遵守的潜规则,先引你进来,再让你分享关键技术。
目前我们的电动车产业基本成型,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新能源汽车都已经开始起飞。由于特斯拉技术太强悍,价格也越来越低,有特斯拉在这里压着,他们永无翻身之日,除非把特斯拉赶走。这也是这次张姓女子能爬上车顶的背后的支撑力量,据说这个事件背后有蔚来等特斯拉竞争对手的身影,还有媒体的推波助澜。后来蔚来是辟谣了。但是真正的结果可能我们局外人永远不知道。
现在网上流行说,因为特斯拉有四宗罪:
第一宗罪就是特斯拉不断降价,揭露了蔚来等国产传销车价格虚高的底裤。
所以有人认为这段时间针对特斯拉的系列恶性维权事件,导火索是特斯拉连续两次降价,现在最低配置已经二十万以下了,所以不赶走特斯拉,一些拼装货垃圾车的定价超过十万以上就卖不掉。不赶走特斯拉,各地推出的一系列补贴政策和限制燃油车政策,就全部都给特斯拉做促销了!赶走特斯拉,老年代步车定价三十万,在各种交通、上牌、限行、限购等行政手段的逼迫之下,消费者也只能“笑纳”。
第二宗罪是不做广告,得罪了赚广告费的媒体,这也是这次系列媒体一边倒,特斯拉疲于奔命解释的主要原因。
第三宗罪是取消了公关部门,得罪了靠刷水贴、删黑帖的公关公司。
第四宗罪是全部直营销售,断了靠4S店、二道贩子卖车人的财路。
概括起来就是不懂我们国情,得罪的人太多,不会来事,墙倒众人推。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依靠骗补贴,的巨婴电池车企而言,是不是特斯拉被挤走了,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呢?他们就能造出好车了呢?我看未必。
就像郭德纲说的,就算你们开除了我,你们的票也卖不出去啊!基本就是一个道理。
特斯拉的技术与设计图早就公开了,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被要求每年公开多少比例,没想到马斯克大手一挥直接全部公开。这也是各路牛鬼蛇神纷纷开启电动车制造模式的起点。
驱逐特斯拉的根本原因就是即使拿到图纸和全部技术,全部采用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只能造出来老年代步车级别的那种破烂垃圾,而且关键的电力动能转换系统是连抄都抄不会的,同样的电力消耗输出的动力还不到特斯拉的三分之二,关键部位的传感器等配件也只能全部进口,所以整车成本却比特斯拉要高。除了赶走竞争者,高价卖次品车外,他们也不会干别的事情了。
这一次,特斯拉提前还贷,很可能就是准备脚底揩油,溜之大吉。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是看马斯克能否下定最后的决心了。短期的损失当然是有的,毕竟中国市场占了30%,但是长期来看应该是捡西瓜丢芝麻的操作。
而几乎与此同时,日本松下集团也计划在明年关闭中国境内最后一家工厂,是一家电池厂。在清算资产后,将土地归还给上海,然后转战人工及土地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
看来外资撤离的步伐还是没有停止。如果特斯拉也宣布撤离,可能就更麻烦了。
原创 冷眼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