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恒大南昌收到仲裁裁决书。
仲裁申请人于2021年7月为中国恒大控制的实体借款提供担保,恒大南昌以其持有的合计12.81亿股盛京银行股份向申请人提供反担保质押。
因借款方未能还款,最终裁决书裁决申请人对该等股份有优先受偿权。
此次债务纠纷涉及的金额高达73亿以上。
恒大入主东北城商行,助力消费金融
盛京银行前身是沈阳市商业银行,2007年更名为盛京银行,并于2014年在港股成功上市。
并且在2016年拿到了消金牌照,成立了盛银消费金融。
据【互金红榜】观察,彼时的恒大正在全力开拓它的金融事业,在拿下保险牌照后,银行,消费金融自然也成为目标。
此时的盛京银行正好就是恒大眼中的优质标的,拿下盛京银行,就意味着把两块牌照一起揽入怀中。
通过一系列资本操作,恒大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火速成为盛京银行大股东。
受益于恒大的地产场景优势,盛银消金也曾推出车位分期产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谁也没想到短短数年后,曾经如日中天的恒大就陷入了巨大的债务危机中。
可想而知,恒大所持有的盛京银行股权不得不沦为资本腾挪的工具。
2021年,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花费99.93亿受让恒大集团(南昌)所持有的19.93%股份,成为盛京银行第一大股东。
至此恒大退居第二位。
如今受债务影响,恒大恐怕会与盛京银行彻底分手。
盛银消金发展缓慢,前途未卜
据年度审计报告披露,2021年盛银消费金融资产总计48.22亿,营业收入2.67亿,净利润为8047万。
三个维度同业综合比较,盛银消金处于消金行业中下游水平。
自2016年成立以来,盛银消费金融发展平平,被同业消金公司后来居上已经习以为常。
成立6年,注册资本金仍然只有3亿,十分罕见。
如果盛京银行与恒大分手成功,对盛银消金是利好还是利空呢。